战斗箭筒,箭筒图片
一、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1、众所周知,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得多。在空气中声速约340米/秒,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1000多米每秒,夜间人耳从空气听到马队行军的马列蹄声一般不超过2000米,这样从大地中得知对方军队行军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播不过快几秒的时间。这在古代战争中并不是士兵枕箭筒睡觉的主要原因。
2、士兵枕箭筒睡觉的原因,还要从箭筒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两点考虑。
3、一、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时,人趴在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行军声音的距离要远得多。笔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根6米长的木头,甲在木头一端,乙在另一端,甲用手指轻敲木头,调整手指用力大小,使乙在另一端从空气中刚好能听到;这时如果乙趴下将耳朵贴近木头,甲仍按原来的力量敲打木头。甲听到的声音响度要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度要大得多。说明敲打固体产生的声音,直接从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所以士兵通过大地可以听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这样士兵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行军的行动。
4、二、从箭筒上分析。我们先来看声学实验中的音叉和共鸣箱,做声音共鸣实验时,将两个共鸣箱的口正对时实验效果最好,共鸣箱起收集声波的作用,我们的耳廓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分析古代的箭筒,它是用皮革制成,干燥后非常坚硬、结实,箭筒放在地上也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同一个声源在同一个地方发出声音,在距离声源适当的一个位置,枕在箭筒上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要大。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间单独的房子,中间有墙隔开,但该墙上没有门和窗。我们在这一间房子里,隔壁有人大声喧哗,我们在这边无法听清。如果取一瓷缸子,将底部紧贴在两间房间的墙壁上,耳朵凑近缸子口就能听清隔壁讲话的声音。说明缸子也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由此看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能听到从较远处传来的响声,能够及早发现敌情。
5、综上所述,古代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是因为能听到从较远的距离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箭筒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另外声音传播相同距离从大地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要快。
二、日本弓箭矢和日本弓具
1、日本古代武器弓的箭矢全长约为70-90厘米,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中期约长70厘米。镰仓时代开始采用大而结实的箭矢,长约为86厘米。
2、箭矢上面的镞也开始变得粗大,重量和威力都增加了当时战斗用的矢重通常为50-70克,当时明军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就曾吃过它的不少亏。实际上,在镰仓时代,日本的矢分为征矢和上差矢两种,征矢略轻小些,用于射击普通士兵,而上差矢的镞很大,用于射击敌将。
3、日本的矢分为矢柄、镞、羽根、等(kuo)四个部分。在制造箭矢的过程中,一般先要用火烤,把弯的竹材削直,然后进行打磨,为防止受潮,一般要在矢柄上面涂漆。矢柄制造完成后在前端插上镞,后面切出箐,最后在尾部加上羽根,一个完整的弓矢就完成了。
4、早期的矢柄采用苇草、柳条、筱竹等材料,平安时代中期后,基本上采用三年的竹材、矢柄的形状有三种,前后一样粗细的称为“文字”形,从前向后逐渐变细的称为“杉成”形,中间粗两端细的为“麦粒”形。
5、矢羽主要用于保持矢在飞行中的稳定,用鹰、鹫、山鸡等的羽毛制成,古代的矢羽以两枚为主,近世则以三枚羽为主,为使弓箭在飞行时更稳定,矢羽一般有折弯的方向,箭矢正向旋转的称为甲矢,反之称为乙矢。矢羽除能保持弓箭飞行稳定外还是箭矢的装饰,日本的武士一般会在矢羽上绘上自己的家纹和标志,而那些贵族和武将们的箭矢装饰更是精美。
6、镞的材料也经历过竹、石、兽骨、鹿角等演变,直到日本掌握了炼铁技术后,铜和铁开始成为镞的主要材料。
7、镞的形状从古坟时代到奈良时代中期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总体而言,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又细又长的,穿透能力强,一般命以鸟舌、柳叶、剑尻等名称;一种是“Y”字形的,主要用于狩猎时射鸟兽的翅膀和脚,在战场上也会执行些特殊的任务;另外一种是平根尖矢,主要用于在战场上射击身份较高的敌将。
8、此外,日本还有一种镝矢,也被称为鸣矢,箭镞为一个中空的球形,上面开着几个孔,发射时会发出响声,既可以吓阻敌人,也可以用于联络。
9、弓具主要指携带弓矢的器具。日本的弓具有很多种,主要是胡籙(lu)、菔(fu)、空穗、弽(she)、弦卷等。
10、胡籙是奈良时代盛行的弓矢携带具,包括平胡籙和壶胡繇两种。平胡繇源自我国,是一种立式矢具,可以放置21枚弓矢,壶胡籙是日本固有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箭筒,挂在腰上,可以容纳7枚弓矢,籙是由胡籙变化来的,在镰仓时代后开始使用,实际上就是箭箱上面加了用于背负的立杆。
11、菔的携箭量很大,通常可携带16枚、20枚、36枚箭,据记载日本历史出现的菔最多可容纳50枚箭。空穗指利用中间挖空的植物的穗作为箭袋,一般容箭量为15枚,战国时期开始盛行。
12、容箭量的多少实际上也和日本箭矢的演变有关,早期日本的箭矢很轻,因此武士的携箭量很大,到了中世后箭矢的重量增加,携带的数量也少得多了,到了战国时代,武士携带的箭矢基本上为1枚镝矢,22枚征矢,1枚尖矢,总数量不超过25枚。
13、因此日本后期的箭具容量都少得多。弽实际上是一种护手工具,在射箭时,弓弦会很容易打手,因此用碟可以保护手指。弦卷也叫弦袋,用于携带备用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