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私服战国奇迹,奇迹国服官网
一、中国古代三大奇迹是什么
1:万里长城
在古今中外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一座应该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3: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
第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近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与真人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六千多件,排成方阵,造型逼真。在兵马俑博物馆里,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当时秦国军队的气势浩荡的阵势。
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有六十多个兵马俑。
兵马俑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文物本身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对于古代雕塑史、古代兵器史、古代军事史、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战国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制作工艺有什么特点
乙编钟制作工艺特点就是非常重。
战国曾侯乙编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可以说是实际上最重的乐器。一组乙编钟有65个组件,最重的钟有203公斤,最轻的有2.5公斤。整套钟算下来有接近4.5吨的重量。所以乙编钟凭借着其出众的重量,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笔者认为,更神奇的是,就这么一套沉重巨大的乙编钟却能发出世界上最美妙最清脆的声音。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就有优越的锻造技艺和精通音律的高尚文化。这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这也是乙编钟闻名于世的原因。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制作工艺除了重这个主要特点外,在钟的连接,钟的雕刻,钟的蚀刻上也有鲜明特点,以下详细分析这些特点:
1、战国曾侯乙编钟制作工艺在钟体连接上有鲜明特色:战国曾侯乙编钟并不是依靠铁架直接串联在一起的,而是钟与钟之间用铁环连接而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铁架这种刚性连接产生震动传导而发生共鸣。这样乙编钟的声音杂音更少,更加清晰。钟和钟之间的声音互不干扰,这样演奏效果好。
2、战国曾侯乙编钟制作工艺在雕刻上有鲜明特色:这个乙编钟的雕刻难度非常大,因为它是整个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雕刻的。而且雕刻的图案也很复杂。在精细的同时体现出帝王的大气。
3、战国曾侯乙编钟制作工艺在蚀刻上有鲜明特色:乙编钟有个独特的制作工艺,叫阴刻。阴刻不是依靠刻刀雕刻而成的,而是用化学液体侵蚀而成。用这种阴刻技术,上面的图案仿佛天生存在于钟体之上,好看的同时展现出我国古人有先进的化学技术。
三、为什么战国曾侯乙编钟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因为战国曾侯乙编钟是当时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精湛之作,也是远远早于世界其他类似音乐乐器出现的时间,编钟已经拥有2400多年的历史。并且整套编钟的完整性和一钟双音的技术也是震撼世界的,这也让战国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编钟编钟是我国古时候的一种传统乐器,早在夏朝就开始使用了。编钟的使用也有着中央王权和地方诸侯不同的数量规格的严格要求的,而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更是让人们见到了编钟的繁华和气派。在1978年被偶然发现而后出土的这套曾侯乙编钟可以说是奇迹一般,整套编钟共有65件组成,并且在距今有2000多牛的泥土里,整套编钟完好无缺,就连挂编钟的木头框架也是好好的,每个编钟都是青铜铸造成的,在出土时没有铜锈的存在,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件文化财富。整套编钟共65件,除了一个专门写满铭文的艺术品,其他64个编钟都可以发声,这么大规模的完好编钟足以让人们震撼。
精妙技艺在古时候相对落后的冶炼技术下,能够做出这么精妙的编钟可以说让人难以想象。编钟还是能够发出两个声音的,敲击正反面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相比国外的钢琴,编钟的音域从最低音到最高音仅仅只少了一个八度的存在,而时间却要比钢琴早了2000多年。编钟总共重量高达2.5吨,最大的编钟重200多斤,高152厘米,最小的只有5斤重,高20厘米,这样的规模也是举世罕见的存在。这样同一个编钟正反面不同声音的精妙技术,也是让世界的人们佩服和感叹的。
意义非凡曾侯乙编钟的出土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让世界的人们惊叹了,而曾侯乙编钟的意义更加深远。曾侯乙编钟的发现直接弥补了我国音乐史上的空缺,还有一直以为的七声音阶来源于欧洲的说法不攻自破,极大的影响了世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史。尤其是一钟双音的技艺对后世的震撼相当有影响力。还有编钟上的铭文总共高达3755个,并且每个编钟上都有铭文,铭文不仅仅标注了音律的名称,还能对应和其他国家的律调,可以说是精妙至极。同时也证实了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会使用七声音阶了,也打破了一直认为的十二音律是有古希腊流传来的说法,可以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意义非凡。
四、中国八大奇迹分别是哪八个
中国八大奇迹分别是: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圆明园、红旗渠、曾侯乙编钟、马王堆汉墓、三星堆古文化遗址、客家土楼。
1、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八大奇迹之一,它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长城的东面是在山海关,西面是嘉峪关,总长度达到了六千七百公里,也被称作是万里长城。长城的建造时间是在春秋战国,秦朝把长城修成了万里,为了抵御匈奴,汉代、明代都曾对长城进行修缮。
2、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兵马俑和秦始皇也有关系,属于秦始皇的陵墓,在陵墓中发现很多的兵马俑,非常的壮观,兵马俑的造型是栩栩如生,兵马俑坑还分成内城和外城,内城的周长为三千八百多米,外城的周长是六千二百多米。
3、北京圆明园:
圆明园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相当于皇帝的后花园,在里面放了无数的金银珠宝,规模宏大,造型新颖,做工精致。
4、河南红旗渠:
红旗渠是河南人修建的灌溉水渠,红旗渠还被称作是生命渠,红旗渠的全长有一千五百公里,解决了地方的干旱,之前的林州十年有九年属于旱季,是红旗渠解决了这一问题。
5、随州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在1978年出土的,很有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乐器,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编钟,出土之后依然可以敲出悦耳的声音,让世界音乐史更加的丰富,被称作是珍宝。
6、湖南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里面有着保存好的古尸,而且有着齐全的陪葬物品,有很多珍贵的竹木简,在中国的考古史上是唯一一个保存如此完好的,马王堆汉墓也是很大的一个发现。
7、四川三星堆古文化遗址:
三星堆古文化遗址规模很大,总长度达到了六千米,宽度有三千米左右,总面积有一千二百公顷,是四川最大的文化遗址。
8、福建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是很有名的,很多的人都住在一起,和小区很类似,房屋是呈圆形的,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房子,造型很大,客家土楼也被联合国列入到世界遗产之中。
五、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世界奇迹的艺术成就
编钟,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3日的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叶家山墓地将编钟历史前推500年,改写世界音乐史。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